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-11-12 10:54 編輯
青春報國 無悔韶光
愛國之情,是最樸素的情感;強國之志,是最堅實的信念;報國之行,是最自然的選擇。 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,這是古人對國家和人民的堅守與責任。五千年來,中國有過興盛、有過衰敗、有過榮耀、也有過災難,一路坎坷,一路前進。中國之所以能走到現在,正是因為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勇士。而正是這些勇士,懷著對祖國的滿腔熱血,成就了如今的中國。 愛國之情,是我們最樸素的情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、民族魂,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,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。從王昌齡的“黃沙百戰(zhàn)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”,到顧炎武的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……無數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言行,甚至生命對愛國進行了詮釋。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,以“90后”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、擔當奉獻,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。在這支青春力量中,他們勇敢地征戰(zhàn)湖北,成為馳援湖北醫(yī)護人員的主力軍,披堅執(zhí)銳的戰(zhàn)士。在風雪交加、寒風刺骨的惡劣天氣里穿梭,他們的職業(yè)是醫(yī)護人員、白衣天使、社區(qū)工作者、快遞小哥、外賣騎手、疫情防控宣傳員、志愿者等,在這個冬天,他們成為了最美的“逆行者”。疫情大考面前,青年一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遞交了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,同時這份青春答卷也是新時代青年對祖國最生動的“表白”。 強國之志,是我們最堅實的信念 中國夢,我的夢。就像青年時期的周恩來總理,當他被問及為什么而讀書時,他的回答是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。如今,中國從站起來,到富起來,再到強起來,不過71年風華。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,我們是為了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”而讀書。我們這一代人處在一個最好也最偉大的時代。因此,勿忘初心,懷揣著偉大的夢想,擔起民族復興的責任,才能堅定不移地走得更遠。我們要將最堅實的強國之志的信念,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這不僅能為國家發(fā)展助力,更為民族精神鑄魂。 報國之行,是我們最自然的選擇 古有張載浩然長吟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”,今有黃大年,方志敏,陶行知等一代知識分子用實踐履行“心有大我,至誠報國”。還有數不清的人物,一代又一代,他們對愛國,總有著不同的行動詮釋。青春的心,總因這些人和事而澎湃著,它仿佛在告訴我們,英雄,永遠不能因時間而忘卻;愛國,永遠不能因時間而忘懷。 作為新時代青年學子,我們該如何踐行愛國主義呢?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青年的寄語中已經給出了答案:“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(fā)揚五四精神,堅定理想信念,站穩(wěn)人民立場,練就過硬本領,投身強國偉業(yè),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(tài),同億萬人民一道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。” 我們要時刻銘記總書記的囑托,不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,做有理想、有追求的大學生,做有擔當、有作為的大學生,做有品質、有修養(yǎng)的大學生,與歷史同向,與人民同在,與祖國同行,珍惜時光,努力學習,積極投身社會實踐,腳踏實地、艱苦奮斗,心懷愛國之志,砥礪報國之行,擼起袖子加油干! 青年興則國興,青年強則國強?!耙郧啻褐?,創(chuàng)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國家,青春之民族?!毙聲r代的新青年,當以吾輩之青春,創(chuàng)盛世之中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