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-11-17 16:04 編輯
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 隨州一中高二(13)班 鐘星原 指導老師:李延林
百年前,中國的“新青年”走上街頭,在黑暗中高唱曙光。百年間無數的意氣風發(fā)的少年,投身祖國山川,成為民族的脊梁。百年后的今天,新時代的浪潮向我們涌來,我們仍可借用梁啟超先生的“少年強,則中國強”來佐證“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?!?/font> 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,何也?毛澤東曾對青年學子說:“你們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……”,太陽東升寓示無限朝氣與希望,毛主席以初升之日喻少年,正是因為我們有無限的可能與希望,而于一國的發(fā)展,這份朝氣與希望,正是未來的堅實的力量,而素來關愛青年的魯迅先生也曾贈言,希望中國的青年能擺脫一份冷氣,國家的飛速發(fā)展需要大量的人才,而少年,這些未來的國之棟梁,必將支撐起國家的發(fā)展,于是我們可說: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。 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,何以之?我們的強國夢始于少年,我們需要怎樣的少年?難道是假借“自由”而引起暴動的黃之峰?當然不是,又或是吮吸父母血的巨嬰們?當然也不是。我們需要是可朝氣蓬勃的前進者,可明辨事理的智慧者,可精益求精的攻堅者。如此,我們又要問我們怎樣培養(yǎng)這樣的少年,來使我們的國家強盛。觀之古今,因答曰教育。黃之峰們的出現源于學校教育的漏洞,同樣,巨嬰的出現,也是來自家庭教育的缺失,加強教育,加強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注重思想道德教育、體育教育,只有教育落到實處,才能有無數中國少年,以蓬勃的面貌面向世界。強國之夢,始于少年,亦始于教育! 而將目光落于我們少年自身,黃庭堅曾曰:“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”。少年心,少年氣,都應是我們擁有的,在民族復興之時,國家發(fā)展之際,我們少年更應秉以少年氣,懷以少年心,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我們處于人生最美好的時期,也是國家最富有生機的力量,明確自己志向,為之奮發(fā)圖強,成長為國家的一份力量,能與國家急需時,“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薦軒轅”。 2020年,我們于新冠疫情中走來,經濟形勢持續(xù)向好,同時我們也仍面臨著其它的困難,華為的芯片危機等等,這都是急于星火的事情,國家的發(fā)展需要新鮮的血液和富有生機的力量。 所以我們希望,強國之夢,能始于少年,并以少年伊始,不斷發(fā)展,終成輝煌。
|